实时人工智能/机器学习计算的挑战

我们将从我们在 InterSystems 数据科学实践中遇到的示例开始讲起:

  • “高负载”客户门户与在线推荐系统相集成。 计划是在整个零售网络层面重新配置促销活动(我们将假设使用“细分策略”矩阵而非“平面”促销活动母版)。 推荐机制会有哪些变化? 推荐机制内的数据馈送和数据更新会有哪些变化(输入数据量增加了 25000 倍)? 推荐规则生成设置会有哪些变化(生成规则的总量和“分类”呈千倍增加,因此需要将推荐规则筛选阈值缩小千倍)?
  • 设备健康监控系统使用“手动”方式馈送数据样本。 现在,它将连接到每秒可传输数千个过程参数读数的 SCADA 系统。 监控系统会有哪些变化(它能否应对以秒为单位的设备健康监控)? 当输入数据接收到包含数百列最近在 SCADA 系统中实现的数据传感器读数的新块时,会发生什么(是否有必要关闭监控系统以将新的传感器数据整合到分析当中,以及要关闭多久)?
  • 复杂的人工智能/机器学习机制(推荐、监控、预测)依赖于彼此的结果。 要调整这些人工智能/机器学习机制的功能以适应输入数据的变化,每月需要多少人工工时? 人工智能/机器学习机制在支持制定业务决策方面的总体“延迟”是多少(支持信息的刷新频率对比新输入数据的馈送频率)?
0 0
0 95
文章
· 四月 14, 2021 阅读大约需 8 分钟
通过 InterSystems IRIS 实现分布式人工智能

什么是分布式人工智能 (DAI)?

试图找到一个“无懈可击”的定义是徒劳的:这个术语似乎有些“超前”。 但是,我们仍然可以从语义上分析该术语本身,推导出分布式人工智能也是人工智能(请参见我们为提出一个“实用”定义所做的努力),只是它分布在多台没有聚合在一起(既不在数据方面,也不通过应用程序聚合,原则上不提供对特定计算机的访问)的计算机上。 即,在理想情况下,分布式人工智能的安排方式是:参与该“分布”的任何计算机都不能直接访问其他计算机的数据和应用程序,唯一的替代方案是通过“透明的”消息传递来传输数据样本和可执行脚本。 与该理想情况的任何偏差都会导致出现“部分分布式人工智能”- 一个示例是通过中央应用程序服务器分发数据, 或者其反向操作。 不管怎样,我们都会得到一组“联合”模型(即,在各自数据源上训练的模型,或者按自己的算法训练的模型,或者同时以这两种方式训练的模型)。

0 0
0 159